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欣赏水平,11月11日,学校邀请河北省非遗传承人田兆信进校,开展题为“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的主题讲座,带领师生开启一场感受匠心传承的精神之旅。
讲座伊始,田老师首先系统梳理了牌匾与碑文从先秦至近现代的演变脉络,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特征与审美流变。他结合“未央宫”匾、《泰山石刻》等典型实例,生动揭示了其从实用工具逐渐演变为文化符号的内在逻辑。随后,田老师聚焦于雕刻技艺的核心环节,完整演示了一件雕刻作品的生成过程——从选材备料、工具准备、设计定稿等前期阶段,到打轮廓、雕底子、精细修整等关键步骤,再到力度把控与线条表现等技术难点,逐步展开,层层剖析。最后,他深入分析了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机遇,介绍了传统手艺在当代的创新实践,并鼓励同学们通过线下参观、线上学习与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积极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本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传统雕刻技艺,更深刻体悟到其中承载的历史底蕴、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有效激发了大家探究非遗文化的热情,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