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课程选择机会,做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教育与学习的平台,宣钢分院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多路经、多规格、多出口的柔性化课程结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该校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实际情况,合理取舍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善课程内部结构,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重点突出关键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元到系统、由仿真到真实、循序渐进的实践课教学内容改革模式。例如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等一批有特色课程,保障职业能力目标的落实。该校还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将“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等过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梳理、合并,整合成综合性课程或单项技能课。课程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