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宣钢分院师资培养亮新招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20 点击: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宣钢分院一直把师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领导统一认识,集思广益,拿出了一整套师资培养的新方案。

择优培养,加强“名师工程”建设。为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致力科研、成绩出色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各类教学业务竞赛活动,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名优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努力打造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不断壮大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名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二是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为教师开阔视野、了解前沿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创设条件;根据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潜力,定期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品质。尽快培养出一批学者型、专家级的“名师”。

从“严”入手,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岗位考核。宣钢分院一直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一是从起步抓起:首先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安排老教师在如何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新教师初步理顺教学思路,掌握教学环节。其次,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案,听示范课,并让授课教师交流一下自己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等,让新教师初步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为过好教学关奠定基础。二是从授课抓起。为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激励作用,实行系主任、教师、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系领导和教研组老师不定期地听取所有教师的课,并对每位教师的课进行“把脉会诊”,充分肯定成绩,及时指出不足。三是从“严”抓起。青年教师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知识的积淀和课堂实践的磨炼。学院领导对教师的各教学环节都高标准、严要求。对备课、讲课、作业批改、板书、普通话等逐项进行检查评比,分别进行过关验收;坚决杜绝备课抄教案、上课念教案、作业不批改的现象,并要求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两年内必须达到规范课标准。努力使教师把专业知识化为教学能力,把教学能力化为教学质量。

内扶外培,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技能培训,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必须通过高级技能等级证考核,已有高级工证书的教师,要力争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证,以达到专业教师操作技能专业化、高级化,达到“实践型”、“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二是想方设法保持与企业间的合作,采取“校企双元”的方式,定期或利用假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实习,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课题设计和项目课程开发能力等。

求精求实,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既是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科研兴校,持续快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宣钢分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原则,要求教师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精研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精心写出一篇优秀的教育科研论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申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要求教师围绕岗位工作,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实训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